查看原文
其他

读书会招募 | 跟着“好莱坞编剧教父”学写作,就是两万加阅读量的秘密

二狗 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
2024-10-17


翻开罗伯特·麦基的《故事》,序言第一句《故事》论述的是原理,而不是规则。


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,是有效且经过了时间验证的方法;规则是运行规律所遵循的法则,是需要遵守的制度和或章程。


《故事》告诉我们,缺少经验的作家往往遵从规则,好作家破除规则,艺术家则精通形式。


如果你想写出好故事,一定要深谙写作的原理,但千万别按照规则写作。




写在前面:

介绍一本特别牛的书,罗伯特·麦基的《故事》。

曾有个B站UP主把《故事》比喻为床头书,跟厕所书(不用过脑子,阅读只图痛快)相对。他说《故事》要在特别想睡的时候读(太难了,一读就困),也要在睡不着的时候读(夜深人静时,认真读一读其中的写作原理、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)。

他说得太对了。这本书是童书妈妈师培营的必读书目,也是我们人手一册的写作教材、工具书;更是每次读书会都会有很多小伙伴问起、呼声最高的、让大家既爱又怕的大部头。

《故事》就像人们对它的赞誉——“编剧圣经”。不仅仅是编剧、小说家、记者,只要想在写作上有所收获的人,都应该读一读。哪怕只读一句、一节或一章。

终于,我们把《故事》定为童书妈妈读书会4月份的共读图书。

三川老师也会亲临,带来她的精彩分享和答疑!

想参加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扫码报名!




01
好莱坞编剧教父
与他的“编剧圣经”《故事》

分享干货前先给大家简要普及一下作者和《故事》的创作背景。

《故事》的作者,大名鼎鼎的罗伯特·麦基被誉为“好莱坞编剧教父”,也被英国卫报称为“亚里士多德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”,是全世界电影界、小说界推崇备至的“写作教练”。


据豆瓣读书介绍,麦基在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创办“故事”培训班。目前,“故事”培训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写作机构,学员超过10万名。

麦基的著作《故事》,是全球包括编剧、小说家、剧作家、编辑、记者、文案策划等等从事文字工作人士人手一本的“编剧圣经”。

各大媒体这样夸奖麦基和他的《故事》:

△ 向上滑动阅览

鼎鼎大名。——《华盛顿邮报》


享誉全球——《纽约时报》


终极大师——BBC


麦基写作哲学的中心是人性。他的理论融汇了戏剧手法、哲学,强调了写作的古典根基、轴心及安全阀……而使之永葆新鲜活力和激动人心的,是它交织阐述的方式——麦基的故事理论。——CNN


他对故事讲述的深邃洞察和广博知识无人能比。——《洛杉矶时报》
电影行业的公开秘密,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编剧教练。——《名利场》
融合了电影的摩登艺术和讲故事的古老手艺。——《每日新闻》
罗伯特・麦基强有力地教会我们什么是生命、死亡和人类的心灵。——《独立报》

《故事》不止影响了全世界的影视、戏剧及小说,英国前首相卡梅隆甚至声称,在一次度假期间读完了这本书后,他回到伦敦,改变了保守党的命运。

这本书的强悍在于,随便拿出其中一个章节都可以写一篇写作理论分析。《故事》里的每一个章节都值得反复推敲、琢磨。

不用害怕吃不透这本大部头,也不要抱着速成的心态把整本书读懂、吃透。只要坚持,每读一次、读懂其中一小部分,对自己的写作水平、鉴赏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提升。

我想和大家分享的《故事》里的干货,在第二章第一节,“故事的结构图谱”。熟练运用这部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筛选、攫取故事的能力,学会修改、打磨故事结构,完成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。



02
写作是
有选择地攫取故事

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。每年、每月、每日,甚至每一分、每一秒都发生着故事,这些故事贯穿了我们的一生。

写作大师之所以区别于普通写作者,是他拥有从我们海量的故事信息中挑选出几个瞬间,就能展示出我们整个人生的能力。我们自己写的故事,常常会陷入混乱,不知该选取什么故事,或者想到哪写哪,没有写作意识。

混乱的故事可能因为语言、文字表达不准确,可能是不能准确遴选经典故事,更可能是有了好故事却无法设计、建构出一个跌宕又流畅的文章。

写作者在一个人生活故事的漫流中,必须做出选择。选取有意义的故事,将其组合排序,向读者表达出作者想传递的人生观。

《故事》认为写作者选择写下的事件不是随机或者毫无关联的,必须是对有目的地取舍和构思。这样一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,二是为了传递思想,如果作者的表达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和联结,就变成了自嗨(自我陶醉)。因此事件的设计需要双重策略。

经典设计是指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构建的故事,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,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,通过连续的时间、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里,到达一个表现绝对、而变化不可逆转的闭合式结局。【041】


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,所有故事都要围绕主人公和他的欲望展开。

在故事【我妈和我爸】中,“我爸”是第一主角,所有事件都围绕他的欲望展开。从“我爸”一心留在北京,到为了原生家庭与自己的小家之间做平衡,再到兄弟间赡养和遗产纷争,都严格遵循设计原理从“我爸”的人生故事中攫取欲望故事典型来建构文章。
>>【我妈和我爸】我妈和我爸 | 北京姑娘嫁给凤凰男,嫁给他就是嫁给他全家

需要特别指出,这里的“欲望”指“想取得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”,是人类从心理到身体的渴望和需求,没有褒贬义之分。欲望是人类产生、发展、活动等等一切的动力,简单来讲就是“我想要……”我想要留在北京、我想要父母健康、我想要全家人幸福……总之,欲望催生了故事。

故事中“我爸”的欲望随着时间、环境、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。“我爸”一开始是为了留在北京而追求“我妈”;成家立业、工作稳定之后,又要承担起长子的责任,帮弟弟们在北京立足;再到为父母治病、奔走,为自己的付出而要求分得应分的遗产,一连串的欲望形成了逻辑上连贯又具有因果关联的故事。

运用设计原理更清晰的是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。故事中,主人公的欲望动力是做个理想中的好老师。从分到差班,到解决班上男孩偷东西、女孩早恋,带几个班开展更活跃的教学方式等等,直到被学校要求给差学生开弱智证明,她都没放弃要做个好老师。
>>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学校版奇迹笨小孩的真实故事:去重点中学带差班,见识了颠覆三观的一幕

从以上两篇故事结合《故事》书中的经典设计原理,可以梳理清楚我们笔下的主人公是不是围绕他的欲望展开故事,或者这些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欲望有没有内在逻辑。

有了明确的选材,如何让故事成为经典呢?经典设计中所谓经典又该如何呈现?




03
故事经典设计中的
大情节、小情节、反情节

《故事》一书认为,尽管情节设计变化无穷,但却被“故事三角”包含其中。掌握了故事三角的设计原理(注意,是原理而不是规则),各种形式故事的可能性都被囊括其中。

故事三角就像写作地图。用它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比照,可以指引写作者走完一个故事的写作之旅。


罗伯特·麦基把电影院里放映的所有电影都归为大情节、小情节、反情节三类故事,认为世界上所有故事都逃不开这三类。那么,这三类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和差异?

单一主人公 VS 多重主人公

大情节通常将单一主人公置于故事讲述的中心;而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,多个主人公的多个故事编织成的拼盘,是小情节和反情节会用到的形式。

例如【我妈和我爸】中,“我爸”是故事的绝对主角,作者“我”更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或电影放映机。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是通过女老师的自述来讲述故事。
>>【我妈和我爸】我妈和我爸 | 北京姑娘嫁给凤凰男,嫁给他就是嫁给他全家
>>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学校版奇迹笨小孩的真实故事:去重点中学带差班,见识了颠覆三观的一幕

【急诊室的故事】则更像小情节,每部分都有一个急诊医生在手术中碰到棘手的故事,口述者医生芷帆更像一个记录故事的人。
>>【急诊室的故事】同意老婆开刀先做亲子鉴定?除夕急诊室上演狗血连续剧

如果觉得牵强,可以接着其他设计依据。

主动主人公 VS 被动主人公

大情节的单一主人公多为主动和动态的,通过不断升级的冲突和变化,意志坚定地追求欲望。小情节设计的主人公尽管不是静止的,但相对比较被动。

这里的主动、被动是相对而言的,完全被动、毫无行动欲望的主人公是没有故事动力的。

相对于【我妈和我爸】、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两篇故事是由主人公亲自推动剧情,【急诊室的故事】虽然讲了几段惊心动魄的手术治疗,但几位医生主角推动剧情的方式相对被动,反而被患者推着走,不知道大家读文章时是否能够感受。

外在冲突 VS 内在冲突

主人公面临冲突最能区分大情节与小情节故事。大情节故事强调人物的外在冲突。尽管主人公常常具有强烈的内心冲突,但重点却落在他们与人际关系、社会机构或自然界力量的斗争上。

相反,在小情节中,主人公也许与家庭、社会和环境具有强烈的外在冲突,但其重点却集结在他与自己思想情感有意或无意的角斗里。【044】

比如【我妈和我爸】,作者隐去很多“我爸”的内心冲突,整个故事都在他与大家族和小家庭的冲突上着墨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家长里短的简单故事,它还是中国当代家长制大家族无法阻挡的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三口或四口小家庭的时代缩影。

【带差班的女老师】中的主人公更加明显,通过女老师一次又一次与传统教育交锋,屡败屡战,来表现个人无法挣脱教育大环境的桎梏和悲哀。

相比之下【急诊室故事】更具有小情节的特点。所谓小情节,是指作者对故事进行简约、精练、浓缩,故事设计相对更偏重于内心的冲突。注意,小情节也精美并不敷衍。

如果要把【急诊室故事】改为大情节故事,首先要明确一个主人公,之后在他的身上寻找到能够代表医生个人与整个医疗环境、医生与患者群体、医生职业与其家庭成员所做出的牺牲等等,具有典型性、代表性的,人与外部力量的冲突故事。

如果要把【我妈和我爸】改为小情节故事,要把单一主人公改为多个主人公。比如让“我妈”也成为主角,加入更多对“我妈”的描写、叙述。还要把父母两个人几十年婚姻中观念的转变、从坚持自我到为对方做出牺牲的内心经历等等作为着力点,虚化个人与家族矛盾,强调觉醒和成长。

闭合式结局 VS 开放式结局

大情节故事传达一种闭合式结局,所有问题都得到解答,激发的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满足。相反,小情节故事常常在结局时留下一个开放的尾巴。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答,但还有一两个没有回答的问题会延伸出来。


这里就能看出,为什么【急诊室故事】还需要一个意犹未尽的“后记”吧。如果在电影院里,这段“后记”应该只会出现在观众回味的大脑中。如果在作品中加“钩子”,在每个小故事的结尾提问,更能引起读者的讨论和思考。考虑到文章发表在春节期间,我们才以满足读者情感的大团圆“后记”收尾。

啥是反情节故事

不管反小说(新小说)还是反情节电影,都是比较难驾驭的一种故事设计手法。举个电影例子,大家可以重温一遍《重庆森林》。


反情节故事特点是不连贯,将时序打乱或拆解,不把发生的事件置于任何线性时序中。

如果大情节故事强调世界上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,原因如何导致结果,而结果又如何成为另一个结果的原因。那么反情节则常常以巧合取代因果,强调宇宙万物的随意碰撞,从而打破因果关系的链条,导向支离破碎、毫无意义和荒诞不经。

我觉得我们编辑部编辑的所有21天日记合辑都带有反情节故事味道,不知道大家怎么看。



03
快来报名
与三川老师共读《故事》

罗伯特·麦基说,研究作品中的叙述设计,是决定故事精彩与否真正原因。

看了关于故事情节方面的理论知识,是不是看电影时也能拆解出其中的人物冲突、故事意义,甚至连结局都能猜出一些了吧。

这只是第二章的第一节,书的前50页内容。如果你不像我这么笨,看一年多才看懂50页,那你一定会收获更多。欢迎投稿你的读书笔记,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。如果自己一个读感觉有困难,那就报名和我们一起读。

这次的《故事》读书会是付费活动,收费33元。金钱投入是一种尊重和表态,会让你更加珍视我们共读的机会。


我们将以三种形式来进行共读:


①上墙


我们将在“万有幸福墙”专门开辟《故事》读书会版块,所有参与者一起在“墙上”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,还可以互相评论反馈。


②云分享


我们将于4月10日19:00-21:00,在zoom会议软件上召开分享会。


这次共读活动的招募对象包括:


①鉴赏力课程历届学员;

②写作指导与反馈(儿童观察与反馈)历届学员;

③儿童写作教师初阶师培历届学员;

④成人写作内功营历届学员;

⑤情绪力、对话力历届学员;

⑥所有想提升写作、鉴赏能力的写作课老师、准老师、素人;

⑦所有想读书的你们。


春暖花开,让我们相聚,共读这本难啃的理论书,让它变得不再那么难!



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报名



作者介绍:二狗,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。成人写作大六班学员,童书妈妈编辑,幸福流儿童内功营老师,成人写作营助教。

 撰文  编辑 | 二狗
佳为 | 值班编辑





你或许会感兴趣 




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